莫负好时光_(34)人月圆(中) 首页
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

   (34)人月圆(中) (第1/2页)

    腊月渐深,冬雪覆地,院里檐角的冰棱一夜间结得更长了些。国公府张灯结彩,早早挂上了红绸灯笼与铜制门神,红纸上的“福”字随着风轻晃,染着一室喜气。年前几天,蕙宁在内屋将绣品一一收好,又细细将那只绣完许久却迟迟未送出的荷包翻来覆去地检查。

    这只荷包,她拖了整整一个月。不是偷懒,而是总觉得不够好。用的是细密云锦布胎,亲手绣了云雷暗纹,中间一只展翅翱翔的苍鹰,针脚紧实流畅,勾勒得颇有几分神采。苍鹰象征志气,云雷寓意腾达,明是装饰,暗藏心意。

    她自小学绣,最擅细针,素来稳妥端正,然这一回却总觉绣得不够他那般恣意张扬。直到最后一针收线,才终于放了心。

    荷包内则装了那枚温钧野几次提起的“瑟瑟珠”。

    温钧野瞧见后,一把将荷包挂上自己腰间的佩玉之上,动作郑重又得意,还特意转了几个圈,审视镜中的自己,像个小孩子一样。

    蕙宁见他神采飞扬的模样,忍不住笑出声来:“你就这么喜欢?”

    “当然喜欢,”他应得极快,声音也高了一些,“你送的,我都喜欢”他一边说,一边低头抚弄那只荷包,嘴角几乎扬到耳根:“赶明儿有空,我就去给几个兄弟瞧瞧。”

    “你给他们看这个干什么?又不是御赐的好东西。”蕙宁带着笑问。

    温钧野不假思索:“他们可没有啊。”

    蕙宁失笑:“怎么会没有?市集上不是常能碰见那些波斯商人,专卖这些异域珠玉,人家说不定早买了。”

    他却认真道:“那不一样。这荷包是你亲手绣的,珠子也是你亲自放进去的,再加上亲手递给我。这样的份,他们能有?”语气里透着一股小男孩似的傲气与真诚,带着点张扬,却不叫人讨厌,倒让人觉得心头一暖。

    蕙宁听着,心口像被微风拂过,温软得很。她掩唇而笑,嗓音带着点调侃:“你那些兄弟将来也都要成亲的,哪会没有自家妻子缝制的东西?”

    温钧野一仰脖子,姿态得意张狂,竖起大拇指,一副玩世不恭却又分外笃定的模样:“那也不一样!我妻子秀外慧中,只此一家,别无分号!”

    蕙宁闻言,忍不住扑哧一笑,整个人倒在床榻边,笑得微弯了腰。檀云和绛珠在门外也听得一清二楚,早就掩着嘴偷笑了个不停。

    正屋中火盆烧得通红,炭香氤氲,窗外却寒风扑面,偶尔一两朵雪花被风卷进屋檐,落在朱红窗格之上。窗纸因雪色而泛白,恰衬得屋内温暖如春,欢声笑语盈满厅堂。

    年节时分,国公府家大业广,自然是礼节繁多、事务缤纷。

    除夕日一早,温如飞便领着一大家子到宗祠祭祖。朱烛高燃,香烟袅袅,长辈身着正服,礼节一丝不苟。到了傍晚,又组织了傩戏队伍,童男童女身着节服,佩戴四目黄金面具,手执鼓槌,在庭中击鼓逐疫,十二位“神兽”装扮者也随之起舞,踏着铿锵节奏,一时间金面红衣、笛声绕梁,犹如神人降世,光怪陆离。

    蕙宁往常在家里头都是和外公一起过年,剪窗花、做年夜饭……如今出嫁了,今岁不能陪伴左右,心中十分记挂。好在表哥回来了,檀云也去送了礼,有个人陪着外公、替她尽孝就好。

    蕙宁从未见过国公府这般阵仗,连风里都带着喜气的火药味,月光都染了三分艳姿。鞭炮乍然炸响时,砰然一声,仿若夜空撕裂,惊得她一个激灵,身子不由自主地往后一缩。

    温钧野眼疾手快,一把将她揽入怀中,低声安抚,:“别怕,一会儿就好。”话音未落,又一声惊雷似的爆响,震得檐角铜铃叮当乱撞。

    他的怀抱温热而有力,隔着厚厚的冬衣也能感受到他掌心的温度。蕙宁怔了怔,耳边的爆竹声仿佛远了几分。她仰头看他,眼眸里尚带着些余惊。他却低眉一笑,温声哄道:“我还特地买了些炮仗,等人都散了,我单独放给你看。比这些还好看。”

    蕙宁嘴角一弯,捂着耳朵轻笑:“吓死人了,哪有人拿这东西哄姑娘。”

    “声音越响越喜庆啊!”温钧野笑着,伸手捏捏她的鼻尖,带着点顽皮的亲昵。

    赵夫人站在一旁,目光落在小两口身上,见他们眉眼间自然而然的亲密,嘴角也扬起一抹欣慰的笑意。

    年夜饭设在正厅,一大家子人围坐一桌,热闹非凡。灯光映着典雅端庄的雕花屏风,满桌佳肴热气腾腾,香气扑鼻。

    二嫂谭胜男打扮得光鲜,凤钗珠帘一身喜气,出手也一如既往的大方,早早便备了两个大红包,笑着递给两个弟妹。

    饭后,宾客渐散,堂中喧嚣也逐渐沉寂。温钧野拉着蕙宁回到自己的院落。“来,给你放烟火。”他笑意满满地从角落搬出烟花。点燃的一瞬,火舌窜出,星芒腾空,炸成漫天锦绣。金的、红的、银的,在夜空里开出

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