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章
	
		  		第258节  (第2/2页)
天不见亮便准备早朝,早朝后在御书房议事,御书房议事后回朝华殿继续看他的折子,近乎一刻都不合眼。    而后又是第二日。    大监心中担心,又只得寻李相和柏子涧入宫守着。    李相本就年事已高,柏炎病着,朝中之事李相本就应接不暇。    多是柏子涧在朝华殿中伴着。    柏子涧伴他多日,终日忍不住沉声开口,“侯爷,夫人已经走了,放过自己吧”    似是这么多日以来,柏子涧的唯一一句重话,似抽丝剥茧般,直接击在他心上。    但柏子涧知晓,迟早要有这么一日将事实戳破给他看。    而柏子涧一句话,确实戳破了他的念头。    他日日作贱自己,无非是想让旁人知晓他病重的消息,他寻不到她,便想着让她听到,心软回来。    早前,她惯来待他心软。    便是真同他置气,她也会回来守着他。    只是从四月折腾到五月末,这念头也似是当破灭了,她还了他同心结,带走了明月和阿照,她是想同他再无瓜葛。    柏炎跌坐在小榻上,垂头道,“她好狠的心”    狠到,断了他所有念想。    柏子涧噤声。    六月的时候,宴书臣回京。    柏炎仍住在朝华殿中,只是不像早前那般置气而为,如今他如何置气,也不会有人在一侧迁就与安抚。    “臣听说了。”他入宫前,柏子涧便几近告知了宴书臣。    陛下信任宴书臣,此事本就没瞒李相和几个心腹,亦不必瞒宴书臣。    “陛下想对外怎么说”宴书臣问。    六月一过,便是七月。这是他登基后的第一年,七月要祭天。    祭天大殿上,没有苏锦身影,旁人会猜测。    柏炎沉声道,“皇后病了,在云山郡养病,太子和公主作陪”    宴书臣看他,“陛下准备瞒多少”    柏炎看他,“找到她为止。”    “若是找不到呢”宴书臣拆穿。    柏炎噤声。    许久之后,红着双眼,沉声道,“我不知道。”    宴书臣亦噤声。    从六月到七月,从七月到年关,又从年关到正月,皇后一直没有露面。    皇后病了,在云山郡养病的消息一直都未曾变过,却无人知晓皇后得的什么病,何时能痊愈连带    一直未曾露面的太子也成了朝中私下担心与议论之事。    太子乃国之根本,这些话,这一两年在柏炎耳朵里都听出了茧,但自始至终太子都曾在公众露面。慢慢的,也有声音传出,说帝后早前生了间隙,听闻是皇后带了太子和公主一道离京了,陛下这些年一直遣人在寻,也未曾寻到。    总归,皇后一事,似是在朝中是忌讳。    而自从皇后生病的消息传出,不在宫中露面开始,陛下的心思近乎全部用在朝政上。    苍顺二年,陛下先从整治朝中吏治开始,从六部中的吏部动手,从上到下清理一轮。    而后是户部,兵部,工部,直至大理寺,鸿胪寺,最后是翰林院中众人    再是军中。    军中早前不乏还有废帝的心腹,但因为时局着想,不当动的人一直未动,而借由这三两年的时间,尽数拔掉。    在朝中,李相任右相,宴书臣任翰林院编纂,行副相之职。    主抓水利工事,又重农耕商贸。    大约三两年时间,将前朝浪费在权势斗争上精力,悉数还于民生。    藏富于民。    各地的税赋虽在减免,国库却比早前更加充足。    到苍顺三年的时候,宴书臣升任左相,而李相虽在右相之任上,实则宴书臣已为百官之首。而宴书臣也从李相手中接手吏治改革,从李相手中接过京中各部的吏治整治,并推行到地方府衙,各州刺史。    有柏炎支持,畅通无阻。    大约两年左右时间,到苍顺五年,朝中已彻底清除了前朝痕迹。    至此,朝中悉数皆是天子朝臣。    而柏炎也从苍顺元年初掌大权,连安北侯面目都识不清的新帝,到苍顺五年,手握国中大权,亦掌控周遭诸国命脉的苍月顺帝。    七月祭天大典,六月,百官照常一闹。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