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9节 (第26/29页)
。至于人选微臣久居江湖,不敢妄言。”皇帝踌躇片刻点头:“只好如此,连夜把铁卿家召入宫中,皇宫侍卫一向奉之为神明,不会作乱,只要控制京城的兵马就能顺利举行禅位大典。”事不宜迟,皇帝马上差心腹人召京城禁军统领铁毅进宫。铁毅武勇过人,在京城禁军乃至御林军中颇有威望,最主要的是秉性刚直,忠心耿耿。连夜进宫,皇帝让唐时雨跟铁毅筹划,两人文武互济,安排好一切。准备了一日就宣布举行禅位大典,将皇位传与皇帝第五子瑞王。消息传出,震动京城,各部官员见风使舵,往瑞王府送礼者不绝于道路。铁毅统领禁军严密把守,唐时雨在背后出谋划策,禅位大典顺利进行,在六部大员中本有一部分支持瑞王,一旦瑞王登基,自然好处多多。正所谓一朝天子一朝臣,瑞王登基之后自然是提拔亲信,老皇帝谆谆交代了一番,特意把铁毅和唐时雨的功劳提了一下,安心到后宫休养。要说这位瑞王确实颇有心机,惯会做表面文章,衣食极为朴素,谦恭礼让,对下人也很是宽容,所以才得到了老皇帝的赏识。其实瑞王野心勃勃,背地里拉拢户部兵部大员,已经掌握了不少钱粮和兵马,准备为将来夺权做准备。万万不曾料到,老皇帝会把皇位传给自己,这一下倒省了心了。 新皇登基,照惯例要大赦天下,各地官员都要进京祝贺,魏河阳身负重任,不能轻离,只写下贺表,由妻子带上京去。玫瑰公主准备了不少贺礼上京,新皇极为高看,盛情款待。姐弟之情倒无所谓,关键是魏河阳掌握着江南半壁江山的各路人马,总数将近百万,不能不想办法拉拢。即位之初,新皇就制定了今后的步骤,江南乃是税赋重地,一定要牢牢抓在手里。魏河阳权势过重,而且武勇无敌,深得军心,乃是极大的隐患,应该想办法夺下他的兵权,收回空白圣旨。手下谋臣献了计策,一种是用蚕食之法,通过兵部封赏江南五营将领,孤立渭河营,让五营将领与魏河阳分庭抗礼,这样就达到了削弱魏河阳的目的。另一种就是调虎离山,找借口将魏河阳调离渭河营,派别人接手,江南六营兵马统帅品级完全相等,互相牵制,这样就不会作乱。新皇权衡之下决定采用第二种办法,热情款待玫瑰公主其实是另有目的。玫瑰公主没想到这些,见父亲年老体弱就留在皇宫照顾,去信让魏河阳放心。新皇马上紧锣密鼓安排,首先让人改了玫瑰公主的信,就说公主路上受了风寒,卧床不起,让魏河阳赶快到京城来一趟。派内侍先送到江南,同时发出兵部火牌,调江南五营人马困住渭河营,接着派出精干之人到渭河营宣旨,接掌兵权。安排妥当,自以为得计,就等着好消息,却不知这么大的事情竟然有一个天大的漏洞。原来魏河阳智勇双全,深知官场黑暗,与公主早有约定,两人来往的书信都有暗记,外人不得而知。内侍把书信送达,魏河阳马上就看出不对,内侍并不知情,魏河阳派人查探,很快得知江南五营人马都已经派出重兵向渭河营靠近,新皇的钦差马上就到。魏河阳苦思对策,凭自己的本事,带领渭河营将士杀出重围并不困难,可是冲出去以后呢?自己的妻子是皇家公主,不致有事,可是这三万弟兄今后将何去何从?一旦大举交锋就要背上造反的大罪,牵连到家人,这是自己最不想看到的。 新皇登基,第一件事竟然是夺自己的兵权,魏河阳万万不曾想到,这时候确实进退维谷。新皇的钦差只等魏河阳离开才敢前来宣旨,魏河阳不走,那是万万不能莽撞的,魏河阳大破京城禁军,巨剑所向无敌,又深通兵法,被众军拥戴,一旦带兵造反,必将天下大乱。新皇刚刚登基,人心不稳,第一步要是失败,后面的形势就不好说了。魏河阳苦思一夜,拿定了主意,单人独骑出营,径直来找钦差。钦差万万不曾料到魏河阳竟然找到自己,心生惧意。得知魏河阳单人独骑,又没带着巨剑,自己身边还有数十名随从以及五百亲兵,也就安心了,亲自出迎。见面之下叙礼,魏河阳开门见山:“钦差大人到哪方宣旨?”钦差颇感为难,无言可对。魏河阳笑道:“大人不必多虑,魏某孤身前来已经拿出了十分的诚意,再遮掩就不是朝廷当为了。新皇要夺我兵权尽可以名正言顺下旨,使出这样的手段实在有欠光明。”钦差尚未开口,身后一名随从呵斥道:“大胆,竟敢诋毁圣上,不怕满门抄斩么?”这是新皇的亲信,正在春风得意之时,不知深浅。魏河阳冷冷一笑,剑眉一挑,钦差隐约看到一道红光,尚未明白是怎么回事,身后之人发出惊呼,原来发话之人人头忽然落地。钦差大吃一惊,一名随从乍着胆子质问:“你竟敢当着钦差的面杀死内侍,要造反不成?”话音未落,红光落下,身躯轰然倒地,分成两半。钦差大惊失色,早听说魏河阳勇冠三军,那只是在军中长弓大戟交锋。没想到剑术也如此了得,近在咫尺拔剑杀人,自己竟然没看到任何动作,实在可怕。看到钦差脸色煞白魏河阳安慰道:“大人不必多虑,这两个奴才无礼才招致魏某出手,与大人无关。”钦差勉强定了定神,心里盘算,既然魏河阳什么都知道了,再隐瞒已经没有必要,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