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
第二七零章 梁俊的抉择 (第3/3页)
也不能保证,周鑫确实是叛逃,其母也确实是畏罪自杀。若真如此,李司长,那时咱们才是真正自掘坟墓。” 李秀宁来的时候并不知道长安城内的局势,听完刘文静和上官瑞鹤所说之后,心中的坚持有些动摇。 梁俊更是坐在一旁一脸的阴沉,谁也猜不出他在想什么。 “可我们这样做,又与炎朝那些贪官污吏,草菅人命,颠倒黑白之人有什么区别?” 李秀宁思索再三,在心里还是无法说服自己,抬起头来看着梁俊和刘文静,态度强硬道“今日里可以以稳定雍州的名义,将周鑫作为杀鸡儆猴的榜样。明日里是否还有其他的名义做出和炎朝这些衣冠禽兽一样的事来?” “今日如此,明日如此,后日也如此,殿下,难道你当初在雍州当着那么多百姓所说的改革便是要推翻炎朝,再重新建立起一个一样的朝廷么?” 梁俊没有说话,反而是闭上眼睛,脑子里两股势力进行着残酷的厮杀。 刘文静乃是东宫的首席谋主,更是梁俊亲封的军师祭茶,站在他的角度来看这件事,他刚刚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没有错。 更何况刘文静乃是封建社会中成长起来的谋士,就算他再怎么理解自己的心情,也做不到感同身受。 在炎朝这种环境里,人命贱如草乃是正常现象。 刘文静是一个为了达到自己目的,可以煽动山贼百姓造反的主。 封建王朝的山贼百姓们造反,很多时候只是单纯的要反抗,并没有明确的目的。 往往这种造反达到一种规模之后,原本的屠龙者摇身一变就会变成比原来还要凶恶的恶龙。 李自成、洪秀全,哪一个造反有所成就之后不是变本加厉的剥削百姓? 间接死在刘文静手里的百姓何止千百。 这么多性命他都不在乎,又岂会在意一个周鑫的性命。 如果提这件事的不是李秀宁,只怕刘文静连解释都不会解释。 对于现在的局势来说,刘文静作为自己的首席谋士,所作所为都是要利益最大化,在这一点上无可挑剔。 可站在李秀宁的角度上来看,她说的也很有道理。 周鑫的事很是蹊跷,按照李秀宁所说,周鑫是可以在日后评委工作模范,甚至模范代表的人。 加上又是自己救了他们母子二人,更是梁俊的政策让他们母子二人离开长安,脱离苦海。 按照正常逻辑来说,周鑫绝对不可能叛逃,按照周鑫平时的表现来说,就算叛逃也绝对不会不带上母亲。 加上周鑫又是忠良之后,如果在事情没查清楚之前,就贸然下结论。 日后一旦真相大白,周鑫之事另有隐情,也会让有心人拿来做文章。 最重要的一点是,自己亲口给百姓们许诺,要建立一个与炎朝不同的世界。 千里之途只走了第一步,就要开始为了所谓大局妥协。 今日妥协,明日再出现类似的事,难道就没有更大的利益为之妥协么? 一直这样妥协下去,就算推翻了炎朝,建立了梁俊心中所想的国家,那又有什么意义呢? 只不过是让百姓们活在了另外一个炎朝之中。 刘文静和李秀宁谁也没有说话,全都静静的看着梁俊,等待着梁俊最后的决定。 “先生。”半响,梁俊睁开了眼,眼睛中透露着从未有过的坚定。 “殿下。”刘文静恭敬的回道。 梁俊站起身来,走到书房门口,抬头看向外面的天空,道“民心可欺么?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