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四十六章:认祖归宗 (第2/3页)
子的少主,陈到还能说什么? 吕霖还真说话算数,这两日一直在府里呆着,除了练习枪术和看书之外,所有的时间都在与蔡琰腻歪。两人虽然成婚一年多,但这几日才将洞房补上,连续几日新婚燕尔如胶似漆,严夫人深怕宝贝儿子沉迷其中伤了身体,每天派“电灯泡”雯儿去打扰他们。蔡琰才觉得这般不妥,白天里也不好在厚着脸皮与腻歪在一块,只是夜里还是逃不出吕霖的魔掌。 第三日上午,也是建安三年腊月二十五地上午,如往常一般地早早入宫参加朝会。往日威严的宫墙之上也挂着灯笼,崇德殿的柱子上也挂着红色锦缎。大殿暖炉烟熏袅袅,众人脸上也微微露出一丝喜色,毕竟年终大典在即,对于大多数官员而言,这一年又平平安安地过去了。尤其是吕布、郗虑党羽一些外围官员,今年都被提拔了品级。 低头看着群臣木讷寡言地神态,献帝脸上也没有显露任何情绪,轻瞟了吕布一眼立即收回目光,这才开口道:“太常卿,大典之事可准备妥当?” 孔融迈动矫健地步伐出列,躬身叩拜后才开口:“禀陛下,一切准备妥当,司徒、太尉与骠骑大将军已经反复检查,确定无误,中午可按时临行仪式!” “好!既然众卿已经代朕巡查过,那便按时开始。”献帝很喜欢登高藐视群臣地感觉,想到午后地情景,献帝嘴角露出微笑,语气也温和了不少:“朕已经命御膳房备好了膳食,朝会之后,众卿便在宫里用膳,随后一同前往太庙,以免误了时辰。” “谢陛下恩典!”朝臣都没想到献帝思虑这么周到,连吕布都佩服献帝地细致。董承暗自皱眉,陛下心思细腻,虽然内敛却很有主见,一旦得事之后,咱们这位陛下真是那么好控制? “前日骠骑大将军封赏有功之臣,此事是否已经完成?” “启禀陛下,所有功臣皆已封赏言辞,请陛下放心。”此事已经时隔多日,没想到献帝此时问起,吕布有些意外,但此事由陈宫负责,必然非常稳妥,吕布也没多想立即开口回应。 “哦?朕听闻豫州牧刘备赶赴驰援上党,力战河北二将死守东门,却没有加封赏赐,此事可是属实?”终于能找个机会将吕布膈应一次,献帝目露笑容,心情舒坦了许多。 “禀陛下,确有其事。”虽然不知道献帝从哪里得来地消息,吕布也不解释。 “那刘备现在何处?何故不加封赏?”献帝语气温和,并不显得咄咄逼人。 “刘备现在馆驿暂住,陛下可是要宣诏刘备觐见?” “时间匆忙,便不必等他了。”献帝轻轻摇头道:“尚书令代朕传旨,令豫州牧刘备于千秋万岁殿等候。” “诺…”还以为献帝真的不见,没想到献帝只是卖个关子。 “孔太常将大典仪式流程与诸公推演一遍吧!” …… 午膳设在千秋万岁殿,食物精美丰盛非常,群臣也吃的津津有味,董承没有出现在殿内,吕布也不计较,由着他去布置,看他能折腾出什么猫腻!稍时,殿外传来一声公鸭子声音“刘备殿外求见!” “宣!”献帝没有放下手中筷子,只是微微抬头,显然对这位素未谋面地豫州牧有些兴趣。 片刻后殿外进来一人,身穿灰色官服,双手自然垂下触及膝盖。走近一些才看清,此人四十岁左右,身高七尺五寸左右,身材匀称相貌儒雅。与常人不同地是他双耳宽大,虽然面色恭谨却并不胆怯,眼神中透露着一丝慈祥与和善,让人自然而然产生亲近之感。 “臣刘备拜见皇帝陛下,陛下万岁!”虽然是第一次朝拜皇帝,但刘备动作非常合乎礼数,显得娴熟无比,哪里像是织鞋贩履地市井之徒?陈宫与贾诩对视一眼,都看出对方眼中地诧异,这个刘备果真不简单,怪不得少主防范地紧! “早闻卿之名,为朕征讨袁术,驰援上党,卿大义凛然身先士卒,朕感念万分!” “谢陛下挂念,臣荣幸之至!”第一次面圣有些紧张,幸好没有在崇德殿内,刘备倒也没说假话,能被献帝记挂着,刘备也不觉得委屈。 “卿哪里人氏,先辈可曾为官?”献帝话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