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
第一百五十九章:抢地盘 (第2/3页)
那曹仁早有准备,没等到他破坏城外器械,便被敌军包围。付出近千人的代价,桥蕤终于逃回城内,任凭城外士卒叫骂,再也不敢出城。 有一种无知叫做不知死活,尤其是亲眼见到曹仁在城外严阵以待的阵仗,李丰依然我行我素,带着五千亲兵冲出城外。哪怕再相互看不顺眼,桥蕤也不愿意李丰这么主动地去送死,无奈李丰急着投胎…半个时辰之后,曹仁斩下李丰的脑袋,生存地两千余卒尽数被缚… …… 在凤台城外安营扎寨以后,吕布并没有急着下令攻城,虽然他很想,但是郭嘉不赞成这么做!袁术损失五万大军,寿春城守备薄弱了很多,曹操与孙策地动作肯定更快!吕布本打算强攻凤台,然后突击寿春拿下袁术,但被郭嘉一阵劝导之后,吕布便放弃了强攻凤台县城地打算。 携天子之师进兵袁术,此战目的便是维护汉统纲纪、正天子之名,故而不仅仅要拿下袁术,还要夺回玉玺!当然,吕布也想趁此机会拿下淮南,但是淮南距离京都太远,如今还无力掌控。既然如此,与其费劲心机地攻城略地最后还要拱手让人,不如节省体力最后抢夺玉玺号令天下。 此过程中还有一件事儿可以顺便完成,那就是劝降和受降,只要不是袁术的死忠,只要不是在袁术被逼上绝路才投降,吕布统统收纳。刘勋是袁术倚重之将,对袁术定然忠心耿耿,但小有名气地袁涣并非愚忠之人,带一部分这种墙头草回京,说不定以后就有作用。 但是受降、纳降是个技术活儿,首先得让人家相信你的能力和人品,即便跟着你不一定会大富大贵,最起码也得性命无忧!若吕布一上来二话不说就攻城,谁敢投降?又有谁敢去京都任职?三年以来,吕布的能力让所有人刮目相看,但就人品而言,几乎所有中原人都会用见利忘义、反复无常来形容。 也不怪大家有阴影,谁叫吕布当初杀丁原、杀董卓动静太大,连义父都能杀,还有谁动不得? “凤台守军两万有余,破城之后难免伤及无辜,主公率天子之师讨伐逆贼,实不该损耗过大!袁涣并非袁氏族亲,若能让袁涣、桥蕤开城投降,主公则免动干戈,百姓也免受浩劫。”休整之时,蒯越、刘备等将都集中在吕布周围,与吕霖互换眼神之后,郭嘉便开始算计刘备的计划。此刻大义凛然之言,不仅令吕布连连点头,在座诸将也深以为然。 “奉孝言之有理,本将军兴王道,讨不臣,却不忍生灵涂炭,若袁涣、桥蕤二将拱手来降,本将定然既往不咎!” “骠骑大将军仁义,只是袁涣与桥蕤乃袁术亲信,必然坚守不退,又怎能开城投降?”蒯越合乎时宜地开口拍了句马屁,又道出心中疑惑:“且此二将皆袁术余孽,行谋逆之举,即便主动请降,也罪无可恕!” “蒯将军言重了!”刘备轻轻摇头,冲众人拱手后才开口道:“袁涣虽然袁术叛党,却曾屡屡劝阻袁术称帝之举,且袁术称帝之后。并未对袁涣、阎象等大加封赏,袁涣虽然坚守城池阻拦我军,却也只是尽忠罢了!今骠骑大将军率天子之师,号仁义之军,连百姓都不忍误杀,何况忠志之士乎?” “刘皇叔所言极是!”自从献帝认皇叔之后,众人对刘备三兄弟也客气多了。吕霖也改了称呼,对刘备拱手一礼后,继续道:“袁涣、阎象乃忠义之士,桥蕤、纪灵乃勇武之将!若招降袁涣、桥蕤于凤台,兵不血刃而得寿春,则万民之福,陛下之福也!只是袁术部将屡为父帅所挫,如今畏惧父帅如猛虎,若父帅劝降,城内诸将并不敢投诚。不如派一名忠义仁智之士,既能取信于守军,又能代表父帅之意,诸公以为如何?” “嗯…兴泽言之有理…”能兵不血刃而受降,吕布自然也想保存兵力,很有兴致道:“只是该派何人入城招降,才不失礼数又表明态度?” “禀主公,郭某举荐一人,既能彰显主公诚意,也能取信城内将士、百姓?” “哦?奉孝所指何人,快快道来!” “此人远在天边近在眼前,正是刘玄德刘皇叔!” “这个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