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
护眼
关灯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
第399页 (第1/2页)
若是这样,人人皆是刺客。 王参随不能劝常斌不要命,只道:税监说得是,不过这人说起竹院的情形这般了然,咱们应当如何?rdquo; 总不能因为怕死,就置之不理吧?万一真是来报信的呢? 去,还是不去,这是个问题。 来给常斌报信,定然也想从常斌这里换取一些什么,不然谁这么好心?各取所需,对常斌来说,也更安稳一些。 常斌纠结了半晌,拿过自己看不懂的信,想仔细分辨些什么,他有没有分辨出什么要紧的,旁人不得而知,只是半晌之后,他道,那就去吧!给我包得严实些!rdquo; 是!rdquo; 同样的,也正在研究如何把自己包严实rdquo;的魏铭,面对刚买来的黄粉胡须等物,正在犯愁。 瞧那小丫头用的时候,倒是顺溜,没想到自己亲自上手了,还是有些难度的hellip;hellip; 第320章 献宝 琅琊寺始建于唐代大历年间,初初被唐代宗赐名宝应寺,宋代又改为开化禅寺,几经易名,民间惯于以山名称呼,也就是琅琊寺了。 五月,琅琊山峰峦叠翠,林壑幽深,琅琊寺掩映在青山绿水之中,泉水环绕,楼阁错落,前来登山上香之人络绎不绝。信男善女轻扇薄裙,拾级而上。 税监常斌捂得像家教森严的后宅妇人,连拜见佛祖都不敢露出半脸,以至于满头大汗,只能呼哧呼哧令左右扇风。 然而层层帷幔捂得这般严实,什么样的风才能钻进去替他消暑? 照理先去拜见佛祖,不然佛祖念其心有不诚,凡有好事,也尽数变成坏事了。 常斌拜过佛祖,只觉一旁男女老少全没有注意他,而这寺庙如同寻常,不像是有人埋伏其中,要取他项上人头,这会儿热得实在受不了了,使了人先去约定好的三友亭踩点。 三友亭顾名思义,亭子由岁寒三友松竹梅环绕。这亭子虽然不如琅琊山腰间的醉翁亭名气大,却胜在相对僻静,来往行人不多。 常斌的人过去看了一番回来,同他摇头,税监,没瞧见什么可疑的人。 所谓可疑的人,自然是传来书信约见的人。 眼下还有半刻钟就到了约见的时刻,难道这人会卡着时间来? 或者根本就是诓骗他?又或者等他出现,然后包抄? 常斌心里七上八下的,矿监税使的差事虽好,但是南直隶的官员还不正经出招同他对付,他这心里总是疑神疑鬼。 常斌摸不清约见之人的路数,迟迟不敢前去三友亭赴约,王参随跟在
上一章
目录
下一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