字体:大 中 小    
		护眼
    	关灯
	上一页
	目录
	下一页
	
		  		第一千两百零一节 可怜夜半虚前席(3)  (第2/3页)
,另有其人罢……这张子重,大抵是贪天之功,为己所用了……”    刘昌听着,赞同无比“大抵应是如此了!”    内心之中,对那位曾传的神乎其神的鹰杨将军的恐惧与畏惧,消失的无影无踪。    在刘昌想来,区区一个柔弱文人而已。    恐怕连刀剑都提不动,如何能抗拒自己与其他兄弟手足的施压?    恐怕只需要稍稍暗示一二,威胁一二,此人必然吓得魂不附体,然后乖乖的让出所有东西。    嗯……    他若是识趣,看在天子的面子上,或许可以让他留些利益。    但若冥顽不灵……    “嘿嘿……”刘昌满怀恶意的笑了起来。    然而,就在此时,刘昌看到了,坐在太子之后的燕王刘旦忽然招手,将其的一位臣子叫到身边耳语吩咐几声,然后那大臣就蹑手蹑脚的走到那位鹰杨将军身侧耳语起来,紧接着,那鹰杨将军就举杯敬向燕王,而燕王也立刻回敬一杯。    “燕王旦!”刘昌的脸色变得相当难看,感觉自己被出卖,被背叛了。    在刘昌看来,燕王刘旦也是宗室诸侯王。    他应该站在自己这边,与兄弟们一起发财。    然而,刘旦却将他们这边派去联络的使者割掉鼻子,丢出行宫……    胳膊肘朝外拐,真真是叛徒!    现在,刘旦又公然与这位鹰杨将军在宴席之上,以酒相会。    这是打脸啊!    “哼!”刘昌忍不住在心里骂道“待寡人功成,燕王若想分羹,寡人必不理会!”    然而,这边燕王刚刚敬酒。    那边,昌邑王刘髆就亲自持斛而进,来到那鹰杨将军面前,以礼拜道“寡人之事,有劳君候费心了,此斛且为君候寿!”    便举着酒斛,一饮而尽。    那鹰杨将军自是立刻起身,倒满酒斛,回礼道“臣不敢当大王厚爱,不过是尽忠而已!”    刘昌看着这一幕,整个人都是傻傻呆呆的模样。    “昌邑王……”    “怎么会这样!?”    不止是刘昌,其他诸侯王见到这一幕,也都是牙齿都惊的几乎掉下来。    “昌邑王为何如此厚礼于这张子重?”    “马上去查!立刻去查!”一位位大王手忙脚乱的吩咐着左右。    没办法,昌邑王刘髆是汉家诸王之中的特殊存在。    在宗室中,他的地位是高于其他诸侯王,甚至高于其兄弟的。    不止是因为他是李夫人所出,天子爱屋及乌宠爱备至的儿子。    更因为昌邑国的特殊性——今之昌邑,旧梁国也!    而梁,关中屏障,国家支柱也。    历代梁王,皆天子亲藩,是有机会为储君的。    譬如高帝之梁王恢,吕后之梁王吕产,太宗之梁王刘揖、刘武,以及如今的昌邑王刘髆。    现在,昌邑王刘髆拖着病躯,亲自持斛向那位鹰杨将军祝寿。    哪怕是诸王们脑子再愚笨,也嗅出了味道。    很快,他们的大臣们,就将今日之事,报告给了诸位大王。    “鹰杨将军能治昌邑王之病?”大王们听完臣属们的报告,终于将心放回肚子里“难怪了……”    却是将其他事情,统统忽略掉了。    而那些大臣们,则悄悄的抹了把汗,在心里感慨着“幸亏再有准备,不然,大王恐怕要打退堂鼓了……”    诸王们压根就不知道,其实,他们已经沦为了棋子,成为了这场空前围猎盛宴上的刀剑与武器。    所以,他们身边的大臣们,将很多事情,都向他们做了隐瞒。    不然的话,若诸王了解内情,知道如今的局面,以他们的胆量,恐怕会脚底抹油。    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…    酒宴一直持续到接近人定(2123h),方才散宴。    卫皇后领着太子、太孙以及诸王,向天子致谢。    这时,郭穰忽然凑到张越身边,轻声道“英候请留步,陛下有命,请英候至后殿面圣!”    张越一听,自是立刻明白了过来。    可怜夜半虚前席,不问苍生问鬼神。    后世诗人的感慨,在事实上,是君王们的常态。    他也早有预料,于是点头道“臣谨奉诏!”    于是,便在诸王们各自
		
		
		
				
上一页
目录
下一页